目前現有城市家具來說不僅很難突出城市個性特色,其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能都難以令使用者滿意。大部分戶外的辦公家具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安全性不夠,很多放在公共場所的家具其安全性有待商榷。設計公共類家具應該充分考慮到公共空間中不同使用人群的具體情況,例如火車、地鐵候車區設置的帶孔不鏽鋼座椅,這種座椅對於成年人沒有什麽威脅,但是小孩子的手指很容易卡在座椅的孔中。
其次是功能性不強,這主要是因為在設計時沒有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同樣的垃圾桶,放在一個人流稀少的街區和放在繁華的街區效果是不同的。很多景區垃圾桶的大小與普通垃圾桶一樣,以至於垃圾因為放不下而堆在了垃圾桶周圍,這非但沒有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反而破壞了整個景區的氛圍,像這種景點城市人流量較大,其垃圾桶的體量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得大一點,數量也可以適當增加。
另一個問題是公共家具與周圍的環境、氛圍不協調。有些設施個體本身造型非常美觀,不過由於和周圍環境、文化氛圍不匹配從而破壞了整個街道和城市的和諧,好比張冠李戴,原本具有古樸風格的設施安插在了富有現代商業氣息的廣場上,或是簡約、現代風格的設施放在了具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勝地。
最後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公共家具本身質量參差不齊,差強人意,並且相互之間沒有聯係,使得一條街區甚至整個城市都變得支離破碎沒有整體感。
戶外家具的使用對象是人,它們的產生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域的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設計公共家具時也要充分考慮每個城市居民生活的方式與習慣。依附於一定人文環境的公共辦公家具不僅可以滿足當地居民的獨特需求,還可以讓外地遊客根據這些公共家具的特殊功能深入的了解這個城市。
城市公共家具隻是人們認識城市的一扇小窗,但卻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無論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還是小住幾天的遊人都會用到這座城市中的家具設計,這些家具從某種程度上引導著城市的風格,想想室內裝飾的風格,家具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號召下,積極修建公共的居所,如果在“大興土木”的同時也能多考慮下城市家具——這一張城市的“名片”,一定會讓這個國家的每座城市充滿獨特的魅力。